雪瑶摆了摆手,微笑道:“无须如此,这是我们应该做的。”

    尹洪举没想到自己的病还有好转的一天,高兴得不得了。

    他的妻子倒是听说雪瑶等人要来,但说归说,听说是从京城来,她总想着,那么远,人家不一定会来。

    所以,之前看到雪瑶等人真的来了,她还是有些不敢相信。

    尹洪举醒来大约一盏茶的工夫,雪瑶等人准备离开,去为这个镇做些什么。尹洪举的妻子说什么都不让走,一定要留他们吃顿饭。

    正说着,便听到一个声音从院门口传来,“雪瑶姑娘,你们来了。”声音里充满欣喜与感激。

    雪瑶抬头一看,正是那位帮尹洪举去找雪瑶的年轻儿郎。

    那日,在京城,几拨人到李宅去拜访雪瑶,向她求医。

    在商贾那拨人中,有一位年轻的儿郎,便是眼前这位。

    大家争先恐后同雪瑶说着自己的来意,他突然站了起来,脸上带着一丝坚毅和决然,道:“雪瑶姑娘,我并非为自己而来。我有一位好友,远在他乡,他因一场意外而身受重伤,至今昏迷不醒。我们遍寻名医,都未能将他唤醒。我听说姑娘医术非凡,特来请求姑娘能够出手相救。”

    雪瑶当时听了之后,心中不禁有些动容。她当时便应了下来,并让他留下地址,几日后会前往。

    今日,雪瑶等人一路寻来,便是按他提供的地址,找到了这个偏远的青山镇。

    那年轻儿郎名叫林浩,是尹洪举的同乡,也是他多年的好友。

    当时,听林浩说病人叫尹洪举,并非京城人氏。他是为了好友,才不远千里才到京城,寻找她这位医者,她便想给尹洪举一个机缘。

    如今,尹洪举的病眼看便能好起来。

    雪瑶当然也不会忘记当时的承诺,虽然没说出口,承诺只在她的心里,却也是要兑现的,诺出必行。

    有了这个想法,若不兑现,雪瑶自然不会心安。

    于是,吃完饭后,就在尹洪举家,雪瑶对尹洪举和林浩道:“你们二位都是有德之人,青山镇的高产种植和养殖,我先教给你们,便由你们去教大家。”

    二人还没反应过来,她又说:“放心,我会安排人将粮食、马牛羊、鸡鸭等,关到各家各户,其中都有种子,你们只管按照我的方法教大家便好。”

    雪瑶的话,让尹洪举和林浩两人既惊讶又欣喜。他们没想到,雪瑶不仅医术高超,还如此慷慨大方,送这么多物品,如此宝贵的种植和养殖技术,也愿意传授给这个偏远的小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