真的有人能脸不红心不跳地把这种暧昧的话说得这么直白吗?

    但饶是这样,方照影还是没把他的话当真,话锋一转,扯回了正题:“刚才见了周凯,你对他印象怎么样?”

    唐易在路边停下脚步,侧目道:“他大概在赌我们智商不够,听不出漏洞。”

    “你也觉得他在撒谎?”方照影的目光远远落到斜对面的马路牙子,只见一个干枯瘦小的老者趴在地上乞讨,整个身体以一种非人的姿势蜷缩着,嘴里不停嘟囔着“行行好”“行行好”。

    唐易顺着她的视线看过去,目光在乞讨者身上停留了片刻,开口道:“说谎的人会尽量圆谎,周凯在提到案发当天发生的事情时,不断提及有人可以给他作证,补充各种不必要的细节来强调自己的不在场证明。你学过犯罪心理学,应该知道这意味着什么。”

    “是的,说谎者经常会采取一种策略性的回避手段。他们精心挑选信息,故意忽略那些可能暴露他不当行为的事实,以此来塑造一种无辜或清白的形象——”

    说到这里,方照影又补充了一句,“不过,在心理学上并不存在完美的或者可靠的识别说谎行为的指标,想要证明周凯是否清白,或许还需要更多的证据。”

    唐易拉着方照影过了斑马线,从外套口袋里掏出几枚硬币和一张面值五十的零钱,俯下身,放在了乞讨者面前的破碗里。

    硬币和碗底碰撞发出清脆的声响。

    “谢谢!谢谢好人!”乞讨者毫不吝惜力气,面朝下狠狠磕了三个头。

    方照影感觉脚下的地面都被磕得震了三下,直到走远之后,她才开口说:“你被骗了,刚才那个是假乞丐。”

    唐易不太在意,顺口问:“你是怎么看出来的?”

    方照影不咸不淡地说:“我观察他很久了,如果没记错,他上个月在九里河公园乞讨,板子上写得是自己在工地出事故,弄成了三级残疾,老婆拿着他的工伤赔偿跑路。今天板子上的故事换了一个,孩子得了癌症,无力医治。”

    唐易盯着方照影,唇角渐渐小幅度地弯了起来,“看样子你是也被他骗过一次?”

    方照影没有否认,“这些职业乞丐通过编造故事,欺骗他人的善心和金钱,一旦他们得到了一点立竿见影的好处,就会用近乎出卖自己尊严的方式去骗取更多东西。”

    唐易饶有兴致地追上方照影的脚步,边走边说:“我赞同你的看法,不过这个世界没有绝对的真相,只有视角。换个角度来看,板子上的两个故事没有对立冲突,或许都是真实的。只是我们在众多视角中,只看到了其中一面,还没有拼凑出相对完整的画面。”

    听罢,方照影突然停下脚步,转过身来面对唐易,“尼采认为这个世界没有真相,这是哲学。但是在公理之下,真相无处不在。说谎者利用信息不对称来混淆视听,故意隐瞒关键信息,或者只提供片面的事实,以此来误导听众的判断,忽略他所做之事本身就是不正义的。”

    细碎的碎发垂在唐易微挑的眉骨上方,被微风吹动,带着半分钦慕和半分玩味,“这是有罪论和无罪论的辩题,但是任何公民未经法院审理,在法律上,一律视为无罪的公民。”

    方照影默了片刻,正色道:“所以,我们又回到了最开头的结论——现在得去找证据了。”

    ......